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备考资料 > 

2月热点评论文章汇编(七)

2025-08-19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2月热点评论文章汇编(七)。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探源青铜密码 赓续千年文脉

西依石鼓山,东临茵香河,一座形似青铜方鼎的建筑矗立在陕西省宝鸡市城西,这里便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晨光憙微中,博物院门前已汇聚八方来客。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指出,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2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密码的博物院以创新之姿,向世人讲述着3000年来的沧桑巨变。

沉浸式观展系统让何尊开口“讲故事”

何尊,这件珍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宝,其腹底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字样,是迄今为止发现“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不仅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我们运用多模态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郭晶向记者展示最新研发的沉浸式观展系统。通过激光投影与全息影像的叠加,何尊底部的“宅兹中国”铭文在何尊背后的屏幕上徐徐展开,配合三维建模的西周都城场景,观众仿若置身3000年前西周时代。

为提升文化传播效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对基本陈列进行了改造升级,并于今年春节前焕新迎客。主题为《青铜铸文明》的基本陈列荟萃了1100余件青铜器文物精品,全面展现了周秦历史发展脉络,同时借助高精度数字技术重现风翔雍城、岐山周原等遗址原貌。三维声乐影像投影元宇宙 AR 交互体验等多项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让观众获得更加丰富和深人的历史文化体验。

郭晶表示,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互动性和沉浸式的体验有更高期待。因此,院方积极探索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人展览的各个环节。同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立足馆藏,匠心打造《你好,何尊》等系列研学课程,引导学生深挖何尊背后故事与文化内涵,点燃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博物馆 +”战略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快看,这个'大盘子’动起来了!”记者循声看去,一个布满各式青铜器图片的电子屏幕前好奇的孩子们竞相用手触碰这面“魔墙”,通过手势即可触发文物 3D 模型旋转、放大铭文解析。

将文物的三维模型数据巧妙植人展览之中,这只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一个缩影。2024年,由该院牵头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了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