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育公共基础》小测试 day71。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1、作为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
“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品德无论是于人于家于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或准则行动所表现出的某些稳定的特征。如: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等,都是我们国家和社会要求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就教育本质而言,培养"人"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好的品德修养,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它可以使人生的道路变得顺畅通达,可以为人生增光添彩。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育人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真正立德树人,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好奇好胜,模仿性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为学生做出表率。
第二,对学生的品德作出及时的评价。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而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教师应根据错误的轻重不同,用委婉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在学生思想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标准。
第三,利用典型事例进行品德培养。生动形象的事例更易于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教师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又符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事迹来进行教育,也可以利用同龄的先进事迹或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进行教育。
第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学校除了语文、数学外,还开设有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编者在编写这些科目教材时,都有机地把各种思想教育因素渗透进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仔细地挖掘出这些内容的内涵,并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自然科目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动物的学习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会爱护小动物,不捕杀它们,还要学会保护稀有动物,如金钱龟、金钱豹,从而使他们的品德进一步得到美化。
第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访问先进人物或革命前辈、祭扫烈士墓、参观现代化工厂、维护交通秩序、帮助病残老人做好事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
从古至今,德育为先一直是我们倡导的教育理念,只有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