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考试题库 >  专项练习 > 

【常识刷题】3月10日

2024-03-28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常识刷题3月10日。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1.【多选】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C.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D.河北省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ABC

本题考查常识。

A选项正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选项正确,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C选项正确,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D选项错误,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故本题答案为ABC。

 

 

2.【多选】不属于汽化的有( )。

A.衣服晒干

B.灯丝变细

C.干冰消失

D.高烧病人利用酒精降温

 

3.【多选】下列诗(词)句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不是发生于唐朝的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BCD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出自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朝宋文帝北伐失败,B项可选;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于清代吴伟业的《圆圆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清朝初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C项可选;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西晋灭吴,D项可选。

故本题答案为BCD。

A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春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唐朝的安史之乱。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请考生注意题干要求。

  

 

4.【多选】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再到生态旅游,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A.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B.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C.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反复实践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B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题干中,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认识也发生变化,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再到生态旅游体现出认识的发展过程,B项当选。

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次上升性循环过程往往难以达到科学性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的种种限制。如受到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发展水平的限制,受人们主观认识条件的限制等,所以需要多次的反复实践和反复认识,才能达到对一个事物的科学的认识。题干中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D项当选。故本题答案为BD。

A项:真理属于认识,它是在由实践对已有的认识进行检验后得出的结果。而认识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实践随着物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时,认识也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真理是通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当认识没能通过检验时以前的真理就变成了谬论,也就是说真理与谬论是相对存在的,有真理就一定有谬论。而这二者的产生也表明了认识是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真理在发展中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否定自己,时刻以实践检验为准。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

C项:真理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

 

 

 

5.【多选】下列诗句中蕴含“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哲理的有()。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四川人事招聘考试中心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