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日时政】汇总 | 01月18日-01月24日。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1月18日-1月24日时政汇总 ★
我国网民规模超11亿
2025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稳居全球第一。(来源:央视新闻)
2026年全国将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
2025年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来源:新华社)
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025年1月1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就业有关政策措施,听取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情况的汇报,研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就业优先,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会议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要统筹当前和长远,综合考虑城乡融合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完善建设布局,为群众就近就医提供更大便利。
会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统筹推进高校育人方式、科研范式、办学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要把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作为改革重点,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对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调整,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来源:新华社)
中越建交75周年
2025年1月18日,领导人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
领导人指出,建交75年来,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峥嵘岁月中,双方并肩战斗、相互支持,“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生动写照。在SHZY建设事业中,双方互学互鉴、携手共进,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鲜明特征。我高度重视中越关系发展,愿同你们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为契机,牢记初心使命,深化战略互信,加强务实合作,在SHZY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继续同舟共济、携手前进,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不断取得新成果。(来源:新华社)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
2025年1月17日,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合龙,将于2025年内实现通车。大桥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同时也是世界跨径最大的山区桥梁。(来源:央广网)
我国首次实现液氧煤油发动机“一日三试”
2025年1月19日,我国首次实现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动机,适应批产交付的试验验证的能力再获提升,将有力支撑未来长征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来源:央视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纲要》提出,坚持SHZY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SHZY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SHZY教育强国。
《纲要》提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突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化战略引领、支撑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协同融合,坚持自主自信、胸怀天下。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来源:新华社)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
2025年1月20日,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来源:新华社)
我国成功发射云遥一号37-40星等5颗卫星
2025年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37-4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202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尊重自然规律,着重处理好水与人口、粮食、能源的关系,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来源:新华社)
国产大型无人机首次实现量产交付
2025年1月20日,我国首款大型无人机鸿雁(HY100)在新疆石河子量产下线并交付。飞机起飞重量5.25吨、最大载重1.9吨。(来源:央视新闻)
领导人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2025年1月20日,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
领导人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画好同心圆。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SHZY思想,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切实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成效。二是紧扣中心工作,积极献策出力。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等深入调研议政,继续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民主监督。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突出政治引领,引导激励广大成员不忘初心使命,赓续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来源:新华社)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5年1月21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四成,有效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来源:新华社)
尼日利亚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2025年1月17日,巴西宣布尼日利亚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尼日利亚是继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古巴、马来西亚、泰国、乌干达和乌兹别克斯坦之后的第九个金砖伙伴国。(来源:新华社)
领导人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2025年1月21日,领导人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领导人指出,2024年,我们3次会晤,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两国隆重庆祝建交75周年,以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为精神内核的中俄关系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新的一年,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继续引领中俄关系登高望远,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共同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来源:新华社)
教育部: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
2025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其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海军054B护卫舰首舰漯河舰交接入列
2025年1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4B护卫舰首舰漯河舰在青岛某军港交接入列。漯河舰舷号为“545”,排水量约5000吨,是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新一代护卫舰,在舰艇隐身技术、作战指挥系统、火力集成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各项性能显著增强。(来源:新华社)
丁薛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并致辞
2025年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丁薛祥介绍了中国经济的趋势性特征。一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二是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加快。三是改革开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来源:人民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202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规划》提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为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工作中要做到:(“八个坚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三个统筹”)要统筹不同区域,合理确定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尊重客观规律,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提脱离实际的目标;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提升。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基本建立。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郊区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决定 给叶光富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叶光富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李聪、李广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连续在轨飞行时长、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首次圆满完成我国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来源:新华社)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6组卫星
2025年1月2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来源:新华社)
我国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2025年1月,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幸福河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以各地“母亲河”为重点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到2035年,江河湖泊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基本建成。(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