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日时政】| 04月25日。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5年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入选。(来源:新华社)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航天员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于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55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吹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号角。(来源:新华社)
领导人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发表致辞
2025年4月23日,领导人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
领导人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此,我愿分享4点看法。一是坚守多边主义。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法律遵循。二是深化国际合作。要以开放包容超越隔阂冲突,以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使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让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三是推动公正转型。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绿色转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四是强化务实行动。
领导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来源:新华社)
领导人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2025年4月24日,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领导人指出,构建命运共同体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同球共济”的大道正途。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不会变,中非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初心不会变,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不会变。(来源:新华社)
我国是全世界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年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是全世界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全球第一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来源:中国政府网)
- 上一篇:【每日时政】| 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