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更接地气·“三农”应知应会(十四)。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强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安全感,激发农民长期保护和投资土地的积极性。2025年到2029年是政策实施的集中期,当前务必在做好试点示范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会议明确要求“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专家表示,工商资本下乡、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带动农民而不是替代农民,应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等产业,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5、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 - 2025 年)》关于“三农”问题的解读
2.5.1、农村生活污水进入“质”的时代。
总体目标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分区目标提出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升,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
2.5.2、更加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从区域上,优先治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等区域;从区块上,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方案》不再将所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大包大揽”,而是有点有选择地优先推进,以点带面,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这对精准、高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
2.5.3、农村污水的资源化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
《方案》多次提及了资源化利用,包含了粪污、污水、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其中以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的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农村生活污水含有氮磷、钾等多种植物营养成分,是重要的水肥资源,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农村水污染的最有效途径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回用于农田,解决投资成本高、管网建设难度大、运维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5.4、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方案》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包括摸清全国农村黑臭水体底数,建立治理台账,明确治理优先序,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鼓励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
- 上一篇:更接地气·“三农”应知应会(十三)
- 下一篇:更接地气·“三农”应知应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