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答题更专业•公安系统面试专项读本(二十四)。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公安机关由于管理层级过多,机构庞大,运作效率不高,不同程度存在队伍管理水平不高、执法不够规范等现象,很大原因在于对按照法律制度管理队伍、规范行为上做得不够,在依法从严治警方针理解不够到位、贯彻不够有力,更多的是靠个人意愿,靠临时性、突击性的活动,因而往往只能取得局部效应、短期效应,不能取得整体效应、长期效应。
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任务要求相比,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全国公安机关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差距较大,同一省区、同一地市甚至同一县级公安机关内都存在相对落后地区和成效不大的工作领域,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还不巩固。
4.1.4 全面推进法治公安的措施
一、必须进一步增强建设法治公安的使命感、紧迫感。
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加快建设法治公安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公安机关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建设法治公安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扎实实抓好部党委关于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各项部署的贯彻执行,积小胜为大胜。
二、必须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真正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营造法治环境。法治要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乃至全社会都要形成信仰法治、尊崇法治的浓厚氛围。从过去的经验教训来看,法治是公安机关妥善处置社会稳定问题的可靠保证,越是重大、复杂、感的问题,越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
法治思维是政法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和坚实保障。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执法执勤活动中,应当率先知法、守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处理问题时要有法律规则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原则,坚持用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精神来依法办事。用法治思维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打击处理各种敏感重大事件中,始终坚持法制先行,充分运用法律规则、司法解释和法治宣传的力量,给予敌对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在近年来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围绕和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和执法办案实践,既讲规范和约束,也讲用足用好法律武器,提升了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实践证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本身就是战斗力,严格依法办事,让权力在规范的轨道内运行,是提高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根本途径,也是破解社会稳定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必须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及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党的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