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2025中央一号文件·“4+6”考点剖析(十八)

2025-07-03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2025中央一号文件·“4+6”考点剖析(十八)。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物流、产地加工三大配套产业,形成农业特色品牌,建成现代农业园区,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第四,科技赋能农业人才培养。一方面培养专业人才,比如打造“通识+进阶+交叉”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农业领域专业课,通过专业进阶、学科交叉,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培养更多新农人,比如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农村生活农村美食、三农电商、农业机械、种植技术等内容,还有培育“乡土网红”和农村电商人才,以此鼓励和吸引一批“新农人”回乡发展。

县域富农产业

【分析论证】

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发展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三重重要意义,

1、发展县域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富裕的最佳选择。通过县域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就近就业”,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2、县域经济是强县的保障。县域经济强,预示着其加强经济建设的能力强,可以为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提供雄厚基础和支撑。

3、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能有效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与流动,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同时,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部分县域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配套难以支撑产业发展,致使规模化生产与协同合作难以实现;人才流失,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短缺,使得产业发展缺乏创新与科学管理:此外,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融资渠道有限,也制约了县域富民产业的发展。

【对策建议】

发展富农产业既要产业发展、又要富农,产业发展是前提、富农是目的。

第一,要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科学制定县域富农产业规划,集中资源与力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尤其在推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