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二)

2025-07-05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二)。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从精神层面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不仅是观念的,更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践行爱国主义价值要求,就是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担当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二)十四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背景资料】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保障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解读】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较早制定的一部环境保护专门法。其自1982年公布实施后,历经1999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2016年和2017年三次修正。再次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具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是深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就渤海、人海排污口、海水养殖、海洋垃圾、珊瑚礁、自然岸线、滨海湿地、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保护与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海洋环境保护法》作出重大修改,对其中一些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的重大制度进行完善。

是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二是海洋生态灾害多发;三是海洋环境风险持续加大;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足。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修改议案,其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累计有154人次的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提出5件关于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议案。再次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把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