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十九)

2025-07-05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十九)。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坚持罪责刑相适应。某学院副院长猥亵未成年女生,该生父亲愤而将其打成轻伤涉嫌犯罪,检察机关对事出有因、情节较轻且自首的打人者依法决定不起诉;对仅被行政拘留的猥亵者监督立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彰显法理情统一的司法力量。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发依法适用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2021年至2023年,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

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第二十条》再次引发公众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

(二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背景资料】

2020年11月2日,重庆两名幼童楼身亡。警方侦查发现,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幼童生父张波及其女友叶诚尘是嫌疑人。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法院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4.1万件6.1万人,同比增长 28.5%。对“姐弟坠亡案”被告人张波、叶诚尘,假借

恋爱性侵多名幼女的倪笃群,线上“隔空猥亵”线下威逼强奸的王小山、孙保昌等,依法判处刑。

【事件解读】

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应该得到最高程度的关注和保护。任何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此,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是符合社会公正和法律精神的。

其次,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来看,去年法院审结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都有显著增加,这反映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法院对这些案件进行了依法审判,并依法判处了相应的刑罚,这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最后,对于“姐弟坠亡案”等具体案例,法院依法判处了被告人死刑,这既是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也是对受害者和社会的正义回应。这些案例的判决结果,彰显了法律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也警示了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司法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宽容但不纵容。全国法院努力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对情节轻微并有悔罪表现的依法适用缓刑7690人,同比增长63.8%,续做好回访帮教,落实犯罪记录封存。检察机关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推进罪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协调推动河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加强专门学校建设,依法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耜掉愆少驼炬人。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