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二十)

2025-07-05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二十)。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二十一)视听类 App 能否“只收一次费”

【背景资料】

用手机在一款视听类 App上购买了会员,孩子想用电话手表上的App听故事,会员账号登录后显示“不能使用”,需重新购买会员,购买后孩子想听某专辑故事,又显示需要重新充值……近日,一则反映视听类App重复收费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当前不少视听类APP存在类似的资源不互通、“套娃式”收费等现象,一些消费者对此叫苦不迭。

【事件解读】

经营者对不同终端采取不同收费标准或账号不通用,若出于履行与著作权人的明确合同义务的,则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上述对用户利益具有较大影响的约定或行为,经营者未尽责行显著提示义务和有效说明义务的,或未以简洁平实的方式预先告知用户,而是淹没在上万字的用户协议中的,或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突然单方变更合同限制用户权益,或实际无关或冒称著作权问题的,都涉嫌违反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相关规定,违反公平诚信原则。上述行为构成格式条款内容无效、消费欺诈、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未明码标价等违法侵权行为,经营者应当承担包括惩罚性赔偿在内的民事责任及相应的行政责任。

套娃式收费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视听内容版权方输出内容越来越强势,消费者只能在其所提供的资源里进行选择,毫无谈判能力;另一方面,当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APP会员业务予以规范。

视听类 App重复收费,是各企业无序的生态扩张,互联互通不仅仅是App的互联互通,也应该是智能手机应用生态之间的互联互通。App运营商应该明确其会员涵盖的设备范围、收听内容的范围,以及告知用户一个 VIP能够同时在几台设备使用、设备使用的系统。

限制多设备登录,主要是平台的盈利模式决定的,需要在合法、市场自由、消费者权益保护三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可以借助消费者协会的力量,监督平台行用户协议,提供基本服务,不能让平台肆意订立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在付费之初就应做好相应的保障;要引导行业协会建立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还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确保维权方便快捷、切实有效。

基于消费者优先特殊保护原则、电信领域非对称管制原则、反平台垄断原则、透明度监管原则,明确巨额惩罚性赔偿、举证责任倒置、年营收比例、结构性补救措施等机制,彰显法律的预防威慑作用。同时要发挥行政执法与消费者保护组织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集体性私益诉讼的有效衔接配合,批量化解涉众消费纠纷。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