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常识刷题11月11日。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1.【单选】在我国文化用语中经常出现别称或代称,下列关于别称和代称表述错误的是( )。
A.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菊花
B.古人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升官
C.人们称妇女为“巾帼”是由于妇女戴的头巾叫巾帼
D.“及笄之年”指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到了可结婚
【金标尺答案】B
人文常识。
A项正确,“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出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醉花阴》。
B项错误,“弄璋之喜”的意思是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C项正确,巾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
D项正确,“及笄之年”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故本题答案为B项。
2.【单选】下列语句描述的历史故事不是发生在秦汉时期的是( )。
A.萧何月下追韩信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金标尺答案】D
人文常识。
A项正确,“萧何月下追韩信”讲述的是秦末时期,韩信投楚,不被重用;再投刘邦,仍不受重用,愤而出走。求贤若渴的萧何连夜将他追回,再三推荐,刘邦始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属于秦汉时期的历史故事。
B项正确,“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出自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所写的《大风歌》,意思是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属于秦汉时期的历史故事。
C项正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句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讲述的是秦末时期的大英雄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兵败却不肯苟且偷生的故事,属于秦汉时期的历史故事。
D项错误,“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出自《晋书·谢安传》,意思是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百姓。讲述的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谢安的故事,不属于秦汉时期。
故本题答案为D项。
3.【单选】关于中国与联合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B.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C.中国于1972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
【金标尺答案】C
人文历史。
A、B、D三项正确,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在国际裁军、环保、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也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俄罗斯联邦(俄罗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
C项错误,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2票未投的结果,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故本题答案为C项。
4.【单选】关于农作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作物包括油料作物、蔬菜作物
B.玉米原产于南美洲,约于宋代传入我国
C.作物栽培的四大环节有整地、播种、浇灌、收获
D.小麦、水稻、大麦,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
【金标尺答案】A
人文常识。
A项正确,作物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又分为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卉、树木等。
B项错误,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于明朝中后期经过东南亚传入我国。
C项错误,作物栽培的四大环节有整地、播种、田间菅理、收获。
D项错误,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
故本题答案为A项。
5.【单选】生活用电,安全最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
B.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的作用是避雷
C.生活中可以用铁丝或铜丝来代替保险丝
D.电脑主机后盖上有很多孔,是用于散热的
【金标尺答案】C
科技常识。
A项正确,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
B项正确,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避雷线,防止雷直接击到输电线上,这两条线一般与铁塔相连,将电流引入大地,防雷击。
C项错误,铜丝或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铜丝或铁丝的熔点,因此铜丝或铁丝不能起到保险丝的作用。
D项正确,电脑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电热,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机箱壳上开有许多小孔及小风扇都是为了帮助散热。
故本题答案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