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答题更专业•公安系统面试专项读本(三十二)。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黑户”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也是社会治理的“盲点”。他们大多没有社会保障,在出行、工作和受教育等方面举步维艰。他们游离在社会管理之外,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也给名地的户籍管理、人口统计等工作带来难度。
凡是无户口人员,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产生的,都要及时为他们依法办理户口登记同时意见要求清理户籍管理相关政策文件,与意见规定不一致的及时修改或废止。意见特别明确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为户口登记管理工作立下了“规矩”,更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权威。
4.4.7 建立网警常态化机制
一、网警的工作
1、通过 24 小时巡查,及时发现网络各种违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
2、依法震慑、制止网络违法犯罪和网上不良言行,对情节轻微的网民进行教育警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3、发布典型网络犯罪案例和警示防范信息,协助网民提升网上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4、接受网民举报网上违法犯罪线索,开展网上法治宣传教育等。
二、建立网警的意义
近年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导下,“虚拟警察”集体亮相,开展网上公开执法工作。已经有部分地方公安机关在探索打击网络犯罪和创新网上执法手段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总结出了不少经验,让网络警察能更接地气,更有效地服务广大群众。
1、既打击网络犯罪又宣传防骗知识
近年来,网络犯罪形式花样翻新,令不少网民一不小心就会“中招”。网警的出现,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犯罪过程中,还利用网络公共空间宣传防范网络犯罪知识,向网络违法犯罪说“不”。比如重庆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网警梳理了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的常见诈骗手段,在其微信公共账号“重庆网警”上发布了《网警呕血整理:43 类常见网络诈骗手段》、《网警提醒:收到这些短信统统不要点》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2、既“线上工作”又解决“线下问题”
网络和现实社会的发展不是两条平行线,网警队伍利用二者的契合点,用“线上工作”去解决百姓呼声高、亟待解决的“线下问题”。例如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利用开通的“首都网警”公共账号,对网上巡查执法时发现的有网民发布、传播虚假不实、淫秽色情、诈骗等信息,采取与网民“一对一”执法警示,强调依法上网,促使网民守法自律意识得到提升。
3、既接地气又能集中社会力量
近年来,网警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更加平易近人、更加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方式,拉近与网民之间的距离。各地公安机关还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扩大队伍,动员社会各界共同搭建网络群防群治新格局。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也在不断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到净化网络环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