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十四)。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实名登记;对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进行运营安全评估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条例》在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同时,也注重促进产业的发展。例如,鼓励无人驾驶航空器科研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支持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创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空域供给和使用机制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条例》还强调了监管和应急处置的重要性。例如,要求各级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责任区内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工作: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对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动态监管与服务:要求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飞行活动的单位依法投保责任保险等。这些猎施有助于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十五)重拳出击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监督管理
【背景资料】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首
部金融领域行政法规。
【事件解读】
随着非银行支付服务的快速发展,逐渐呈现出商业银行提供大额、对公支付服务为主,支付机构聚焦小额、便民支付服务,二者既有竞争、也有分工合作的新格局。非银行支付机构年交易笔数约1万亿笔,笔均交易金额330元,他们与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其建立稳健充分的监督管理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厘清了支付产业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边界,赋予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权力,有力夯实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法治基础,标志着支付行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即业界所讲的2号令,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基础。
随着支付机构快速发展,2号令逐渐出现滞后于市场发展和监管需要的情况,法律层级偏低监管效力不足、对市场上新兴出现的支付方式适应性不够等问题凸显。
近10年来,我国支付机构业务量快速增长,交易笔数和金额年复合增长率均超40%。2022年全国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业务超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商户。
新出台的条例注重监管一致性、连续性,与2号令保持了很好的衔接。将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夯实了支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法治基础。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抓紧制定条例的实
- 上一篇: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十三)
- 下一篇: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