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答题更专业•法检系统面试专项读本(十六)

2025-07-08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答题更专业•法检系统面试专项读本(十六)。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背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人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4、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两者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因此,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如何更好地做好法、德共治

1、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滋养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2、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3、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也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

4、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

5、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让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