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考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答题更专业•公安系统面试专项读本(二十六)

2025-07-11  |  来源: 四川金标尺教育

【导读】答题更专业•公安系统面试专项读本(二十六)。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教育训练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上求突破。

“四项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需要各级公安机关上下协同、整体联动。基础信息化建设上,基础信息采集这一“源头活水”问题更多靠基层一线的主动作为,但资源共享整合主要靠上层机关整体谋划。警务实战化建设方面,基层一线发挥着执法办案、维稳处突主力军作用,但领导机关在体制机制改革、勤务模式调整、警务资源整合上负有更大责任。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上,执法形象纪律作风要通过每个民警展现,但执法制度、管理机制建设需要领导机关抓好顶层设计。

4.3平安中国

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要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以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4.3.1 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性、紧迫性

平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早在1983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到江苏省苏州市等地考察后,高瞻远瞩地描绘了对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其中包括“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等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平安梦是重要保障。政法综治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平安建设的科学规划,努力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中一条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社会和谐稳定既包括犯罪行为大大减少,又包括社会秩序明显好转;既包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又包括社会充满活力。这不仅拓展了平安建设的领域,而且丰富了平安建设的内涵。

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中国。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公共产品。

适应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新挑战,着力建设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政法综治部门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当前阶段性特征,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出实招、硬招、新招,确保平安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3.2 平安中国的内容

对平安建设要有更高的标准,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放不放心、住得安不安心出行是否平安、小孩上学是否安全;不仅关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成效如何,而且关注社会管

四川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四川金标尺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