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答题更专业•公安系统面试专项读本(二十七)。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理、公共服务水平高不高;不仅关注自身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关注执法司法是否严格、公正,社会公平正义能否以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充分体现。政法综治部门要牢固树立富民与安民共进的理念,自觉把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确保平安建设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参与、成效让人民群众评判、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富裕、更平安的生话。
4.3.3 建立平安中国的对策
一、下大气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建设平安中国,既要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又要立足当前,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实效。
积极预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公共安全。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大局是稳定的,但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能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对平安建设的直接检验。政法综治部门要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完善政策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有效降低执政风险的“防火墙”,是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推进器”。要坚持关口前移、科学预防,凡是推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刚性门槛”,努力使重大决策的过程成为倾听民意、改善民生、化解民忧的过程,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二、掌握平安中国建设的主动权
深化平安建设,既要治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治本,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政法综治部门要积极推动平安建设向前端延伸、向基层延伸,努力建设主动性更强、基础更牢的平安中国。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产生。
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努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深化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如果基础工作不扎实,发生问题的几率就大;基层工作不落实,我们的心里就不踏实。
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组织社会力量,努力为平安建设提供力量源泉。平安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平安建设才能拥有不竭动力。
三、进一步提高平安中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平安中国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在创新中提高。政法综治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创新机制、提高能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善于运用民意导向,推动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群众的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群众的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