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育公共基础》小测试 day176。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1.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闭卷考试时,学生作答问答题时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按学生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活动课时制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5.下列有关技能和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技能和习惯都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B.技能和习惯都有好坏之分
C.习惯是保守的,技能是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的
D.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6.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制 D.五四制
7.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
A.强度 B.对比关系 C.运动关系 D.新异性
8.下列属于合理信念的是( )
A.学习取得的成就须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B.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
C.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过问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高境界是( )
A.生存性功能 B.发展性功能 C.享用性功能 D.教育性功能
10.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加温和降温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式是(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1.B【解析】题干所述为社交恐怖症的表现。
2.C【解析】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闭卷考试时,回答问答类的题时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3.D【解析】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儿童去做,他们会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欢的行为。D选项正是对普雷马克原则的运用。
4.D【解析】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5.B【解析】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在于:(1)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2)技能有高级、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别;习惯则不同,它根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3)技能和一定的情境、任务都有联系,而习惯只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技能是主动的,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是被动的。(4)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与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一次的动作。
6.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义务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学制改革实验,其中有影响的是五四制实验和六三制实验。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实验。
7.B【解析】引起学生注意的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1)刺激物的强度,如一道强烈的光线;(2)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丛中一点红;(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如活动变化的霓虹灯、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调;(4)刺激物的新异性,如画廊中新张贴的广告等。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是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8.B【解析】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须”对我关怀和体贴,事情“应该”做得尽善尽美,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是很糟糕的事等。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A、C、D项均属于人的不合理信念。
9.C【解析】略。
10.C【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