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中央一号文件·“4+6”考点剖析(二十一)。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六 移风易俗
【分析论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移风易俗提高了乡村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这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要同心同德,共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移风易俗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移风易俗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乡村文化振兴破旧立新,为乡村振兴扫清障碍、减少了阻力。
近年来,各地在革除农村陋习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现象。这些不良风气加重了农村群众的家庭负担,扭曲了乡村社会的价值观。因此,要把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风气,坚持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落实到乡村治理工作中去,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健康发展让乡风文明之花在广阔农村大地绽放。
【对策建议】
1、建立制度规矩,引导群众行为。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红白理事标准,积极推动移风易俗载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教育引导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农家书屋等平台,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实践,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丰富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广大群众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3、树立典型示范,引领社会风尚。积极挖掘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邻里团结、扶贫助困等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典型事迹,使每个典型成为移风易俗工作的一面旗帜,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群众。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作用,党员干部要主动遵守、带头推动、做出表率,同时做好亲属和身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