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更接地气·“三农”应知应会(七)。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2.1.2、三农工作重点任务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人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出台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的意见。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激励机制。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大力推进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我国已经建立了生产、储备与进口协调机制,确保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仍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结构性短缺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储备和进口调节作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充足供应。
储备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关键时期能发挥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3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充足。各类粮食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企业商品库存较前些年明显增加,再加上农户手中存粮,全社会储粮层次更加丰富,保障更加有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建立了涵盖储运、加工、配送、供应等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粮食流通高效顺畅持续,全国标准粮食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物流网络更加健全。
- 上一篇:更接地气·“三农”应知应会(六)
- 下一篇:更接地气·“三农”应知应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