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四)。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统记录不履行义务信息等执行措施,加大了执行处罚力度;二是规范执行行为,针对有的执行案件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扰,长期得不到执行等情况,赋予当事人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由其他人民法院执行的权利,并进一步完善了执行异议制度;三是适当延长申请执行期限,将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限统一规定为三年;四是完善执行机构等。
(四)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
【背景资料】
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修订,对于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对于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件解读】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在新的历史时期,修订完善行政复议法,健全优化行政复议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修订行政复议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法治方式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对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提出,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提出,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进一步对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修订行政复议法,就是要将党中央关于行政复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相关要求充分体现到法律规定中。尤其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对构建统一、科学的行政复议体制作出明确部署,迫切要求修订行政复议法,将改革方案转化为相应的法律制度,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第二,修订行政复议法,是切实解决行政复议存在突出矛盾问题,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议和权利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本次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施行并于 2009年和2017年分别对部分条款作了修改。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理行政复议案件 295.3万件,其中,立案并审结244.4万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35万件纠
- 上一篇: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三)
- 下一篇:答题更专业•50个法治热点(五)